策驰影院
策驰影院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今晚开播!CCTV-1黄金档又一抗战剧来袭,阵容很强,光看预告稳了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5-09-17   浏览次数:8



说起现在的抗战剧市场,那叫一个鱼龙混杂。

好剧是有,但架不住 “抗日神剧” 扎堆乱蹦 —— 一会儿 “手撕鬼子”,一会儿 “裤裆藏雷”,硬是把严肃的抗战历史拍成了荒诞小品,看得人血压直蹿。



不过大家也别上火,因为一部换了路子的抗战大剧要来了!

由冯绍峰、李晨、徐璐、王丽坤挑大梁,王劲松特别出演的《阵地》,今晚将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档

这剧光看预告就透着股 “不一样”,属实值得蹲一波。



视角太绝:文人笔杆也是枪

《阵地》最牛的地方,就是没跟着老套路拍 “神仙打鬼子”,反而把镜头对准了一群特殊的 “战士”—— 手无寸铁的文化人。



故事背景搁在1938到1944年的桂林,那会儿山河都碎成渣了,可这群人没端枪,愣是用手里的笔搭起了道 “精神长城”。

别看他们待在后方,那仗打得一点不比前线轻松,预告片里的劲儿看得人热血直冒。



镜头里,周恩来斩钉截铁地说:“党中央决定,办一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报纸,到桂林去,构筑文化抗战的阵地!”

话音刚落,夏衍(冯绍峰饰)、郭沫若(王劲松饰)这帮文化人在桂林紧紧握手,田汉(张博饰)也带着一群爱国文人往桂林赶,要扎进这场没硝烟的仗里。



这剧情可不是瞎编的,全有历史原型。当年就是在共产党领导和周恩来直接安排下,李克农、夏衍这些骨干南下桂林,建了八路军办事处,还把《救亡日报》给复刊了。



看预告这架势,《救亡日报》的创办八成是核心剧情。

你想啊,编辑部都被炸得摇摇晃晃了,这帮人还扒着桌子校稿印报;一篇篇文章写得掷地有声,一边给全国人鼓劲儿,一边把鬼子的丑事扒得底朝天。



前线战士拼刺刀,后方文人用文字唤醒人心 —— 这种视角的抗战剧,真不多见,光这点就够让人期待了!



演员阵容:全是 “戏疯子”,光看脸就稳了

题材选得好,演员更是没拉胯,清一色的实力派,光看预告片里的片段都觉得 “解馋”!



先说冯绍峰,这次演夏衍,架着副圆框眼镜,那股子文人儒雅劲儿一下就出来了,但眼神里的坚定劲儿藏都藏不住。



这家伙演戏向来是 “剧抛脸”,《知否》里的顾廷烨又豪横又深情,让人记了好几年。这次演睿智又有信仰的夏衍,指定能把那股子文人风骨演活。



再看李晨,他演八路军办事处负责人李克农,那眼神里全是警惕,一看就是在敌占区摸爬滚打出来的。



李晨本来就常演主旋律,《八佰》《我的团长我的团》里都有他的影子,跟这类角色简直是 “天作之合”。这次演要在刀尖上保护文化人的李克农,那种紧绷的氛围感,被李晨拿捏得死死的。



不过最让人惊艳的还得是老戏骨王劲松,他特别出演郭沫若,一开口演讲,那股子气场直接把人镇住了。



这大哥的演技就没让人失望过:《大明王朝 1566》里的杨金水,又圆滑又藏着情义,让人又爱又恨。



还有《破冰行动》里的林耀东,表面稳如老狗,心里全是坏水。



这次王劲松又演郭沫若,举手投足都是文人的豪情,只能说老戏骨就是老戏骨,演技真是让人开眼啊。



除了几个主演,配角也全是熟面孔:比如徐璐演的任素宁,王丽坤扮的地下党员安娥,还有张博演的田汉。



预告里田汉那激情澎湃的样子,简直像从历史照片里走出来的!

再加上王乐君、郭广平这些老戏骨凑一块儿,这演技阵容说是 “天花板” 都不夸张,想想他们飙戏的画面,都让人激动。



双线叙事又爽又有料,绝不无聊

说实话,一开始看这部剧的名字,心里还犯嘀咕:“文化抗战?会不会太‘素’了?不懂那些文人的观众,能看进去吗?”



结果看了预告和介绍,我立马真香了。人家主创早想到这茬了,直接搞了个 “双线叙事”。

一边是前线战士跟鬼子硬刚,飞机炸、炮火轰,紧张得让人攥拳头;另一边是文化人在后方跟敌人斗智斗勇:办报纸要躲搜查,排话剧要防破坏,每一步都跟走钢丝似的,悬念拉满。



这招实在太聪明了,既让剧情有了爽点,又能让人明白 “文化抗战” 不是空话 —— 正是后方的文字给了前线战士底气,两条线拧在一起,才是完整的抗战。

所以在我看来,《阵地》不只是部电视剧,更像是一次 “历史复盘”。



它让咱看见,民族危亡的时候,文化这个武器有多顶用:能聚人心、能鼓斗志,能让一群人在绝境里攥紧希望。



放到现在,这不就是在说 “文化自信” 嘛?把先辈的劲儿传下来,用文化筑成新的 “精神长城”,这才是好剧该有的样子。

既能让人看得过瘾,又能让人琢磨点事儿 —— 这样的抗战剧,才叫真・好剧。《阵地》这波,我先冲了!


THE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