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驰影院
策驰影院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把影院变成“派对的舞台”,这片结局太炸裂了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5-09-25   浏览次数:3

部分大众似乎有一种错觉,认为只有欣赏好莱坞大片才需要去视听效果优越的影院,实际上艺术电影在视觉与声音上的探索往往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今年戛纳电影节开幕前,组委会特别宣布了一个消息:主竞赛单元所有影片举行首映的卢米埃尔大厅,其音响系统将进行全面升级。以128组固定扬声器、20组顶置扬声器、5公里线缆及29台功放设备构建起的杜比全景声系统,让卢米埃尔大厅成为欧洲规模最大的杜比全景声影厅。

当今年获得评委会奖的《接近终点》在戛纳首映时,其摧枯拉朽的音浪轰炸,直接把卢米埃尔大厅变成了“派对的舞台”。

这是一部能让所有人神经炸裂的作品:无穷的电音、无尽的沙漠、无因的毁灭,低音炮的鼓点在震颤耳膜的同时更敲击心脏,眼前是一场身体与灵魂的末日放逐与重生。

《接近终点》


中文译名《接近终点》其实错失了影片原有的内涵。

“Sirat”一词源自伊斯兰文化意象,中文可音译为“绥拉特桥”,或意译为“天桥”。它比毛发纤细,却比剑锋利,架在火狱之上直通天国。

看完电影就会知道,这个名字隐喻着全片最重要的情节——你绝对不想在观看本片时被剧透。


影片的第一幕就令人躁动:一个个音箱被人架起,直到组装成一排巨大夸张的音阵,低沉而鼓动的音浪一阵阵响起,周围是险峻的悬崖,粗犷的风景与狂野的音乐、画面与声音通过剪辑彼此共鸣,预示着一场沙漠锐舞即将开启。

(锐舞,Rave,起源于1980年代的英国,是一种以电子音乐为核心的大型派对文化。年轻人们在各种空旷场地,自发地搬运和组装音响灯光,以通宵达旦的舞蹈,追求集体迷狂式的情绪释放。)


在状如癫狂的人群中,这对不断向人群派发传单的父子显得格格不入,传单上印着他们失踪五个月的亲人的照片,虽然知道她可能会出现在此,但最终一无所获。

有人告诉他们,在沙漠的深处还会有另一场锐舞举行。当政府军出现并驱散人群,影片的世界观开始向观众显露:这是一个世界大战即将打响的绝望时刻。于是我们稍微理解了舞者们的忘我疯狂:末日即将降临,何不尽情放纵?


几辆卡车脱离疏散队伍,决意向沙漠深处驶去,追寻另一场狂欢。寻亲心切的父子俩也逆着逃难的人流,向荒无人烟的沙漠进发。这一场寻觅狂欢与希望的旅程渐渐模糊了原本的目的与方向,无人能预知它的终点。


导演奥利维尔·拉克谢的前作《大火将至》就已经展现出了前卫的影像肌理,而《接近终点》的质感则更上一层楼。

《接近终点》以北非浩瀚无际的荒漠沙山为背景,伴随着节奏迷幻的Techno电子乐,这足以让观众获得视听上的双重冲击,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疯狂的麦克斯》系列。而多处让人精神紧绷的情节设置,又有亨利-乔治·克鲁佐名作《恐惧的代价》的既视感。

但影片绝非两者的简单叠加,而是用近乎神迹的影像、令人震颤的音乐,用能够将无常具象化的笔触,将一次悲剧丛生的公路之旅,变成一场宗教迷狂般的极致生命体验,正如导演所言:“坠入灵魂深渊,方能重生。”


片中末日战争即将打响的背景设置,为影片平添了一份寓言的意味,在指向某个人内心的同时隐喻了全人类的终极命运。

可以说此类影片正是电影节存在的意义所在,它让每一座影院变成圣殿,人们抱着对新影像的期待走进黑暗,或被炸得粉身碎骨,或经历彻底的重生……


THE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