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驰影院
策驰影院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国色芳华》《锦绣芳华》不只是古装剧,更是流动的盛唐文化画卷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5-11-11   浏览次数:7

从精心打磨的剧本到7万平米的实景搭建,从严格考据的历史细节到对女性力量与家国情怀的深刻展现,电视剧国色芳华》《锦绣芳华》自播出后获得观众和社会各界好评。7日,这两部电视剧的研讨会在京举行。

《国色芳华》《锦绣芳华》以盛唐牡丹文化为载体,讲述了芳园店主何惟芳与花鸟使蒋长扬经商报国、共守家国的传奇故事。这两部电视剧以群像塑造展现盛唐社会的多元活力,以真挚笔触描绘理想与信念的交织,使古装题材在历史纵深与当代表达之间实现了新的平衡与共鸣。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一级巡视员周汉萍表示:“这两部作品是‘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典型实践,让‘一部剧带火一座城’成为现实。”她认为,从“看剧游城”到“因剧而来、因城而留”,其以“影视IP+特色农业”等模式,用盛唐气象激活现实经济,用艺术美学带动城市焕新,充分证明了电视剧与文旅产业的融合是一场相互成就、互利共赢的“双向奔赴”,真正实现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国色芳华》《锦绣芳华》在创作前期便有历史、文物、牡丹等多领域专家顾问深度参与,为作品奠定了扎实的专业基础,是值得推广的创作机制。”在周汉萍看来,《国色芳华》以真实的历史质感取代虚构架空,展现了目前古装创作的较高水平。同时,作品的海外传播表现突出,在东京国际影视展及多国平台上受到关注,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生动体现。

华策影视北京事业群执行总裁、《国色芳华》《锦绣芳华》总制片人张灼说:“我们希望这不只是古装剧,而是一幅流动的盛唐文化画卷。以花写人,以人映事,让国色成为时代之彩,让芳华成为个体生命的光。在快节奏的行业潮流中,我们选择了‘慢工出细活’的匠心之路,剧本反复打磨,搭建7万平米实,每个镜头力求精益求精。‘慢’不是落后,而是尊重创作。真正的竞争力,是对内容的敬畏与耐心。”

总导演丁梓光表示,优质古装剧既要守得住传统,也要接得住当下。守传统,是守得住历史细节与文化根脉;接当下,是对接当代情感与价值。这两部作品正是以花立业、以艺传心,才让盛唐气象变成了可以触摸的温度。

中国文联电视艺术中心主任赵彤认为,这两部剧真正做到了“精致”与“根基”。主创团队邀请历史顾问、文物顾问深度参与到创作之中,体现了精益求精的态度,将一个“古”字做到了极致,他表示:“古装剧要写人间,不写仙界;要写真实,不写虚饰。这部剧的可贵之处在于‘在人间’,讲述了一个‘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人间故事。真正的古代,在我们文化记忆的深处。”

中国广播电视艺术资料研究中心研究员李京盛认为《国色芳华》《锦绣芳华》的创作经验为行业打通了“三条通道”,分别是通往历史的艺术之路、连接历史与现实的路径,以及进入人性共情的通道。他说:“历史剧追求‘真实的历史’,而《国色芳华》这样的高质量古装剧追求的是‘历史的真实’。它用艺术的方式搭建起浸透着历史意蕴的氛围,让观众在审美中走进历史,古装剧不该逃避现实,而应以美之名,让我们重新理解历史与人性,而这两部作品正做到了这一点。”

原标题:《《国色芳华》《锦绣芳华》不只是古装剧,更是流动的盛唐文化画卷》


THE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