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影片到照片,尽力了。”
6月27日,在转发《嘉人》7月刊封面时,章子怡如此说道。
这已经不是章子怡第一次对《酱园弄·悬案》(下称《酱园弄》)表示不满。早在去年戛纳期间,章子怡就在发布会上对陈可辛翻白眼,吐槽他剪了自己一段非常精彩的戏。
从影片中章子怡的表现来看,她的确称得上“尽力了”。但可惜的是,不管是专业影评人还是普通观众,绝大多数都对这部回炉重造,分成上下部上映的《酱园弄》(上)不满意。
上映11天,票房3.38亿,预计总票房4亿左右,能在2025年度上半年的票房排行榜中排进前十,这一成绩已然算是不错。
但从陈可辛最初对“酱园弄杀夫案”有兴趣,到打算把它制作成流媒体剧集,再到现如今欢喜传媒主投的电影版《酱园弄》,历时已有七年之久。
时间战线过长的另一面,是众星云集、片酬不菲、宣发成本居高不下。以《酱园弄》这种量级的投资和演员阵容来看,不拿个10亿+都是板上钉钉的赔。
更何况,该片不仅票房不及预期,评分也低到离谱:豆瓣开分5.9后,进一步降到了5.8。
对于行业来说,《酱园弄》从投资立项,到正式拍摄,再到后期宣发,以及电影上映后的舆情,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一个典型案例,它是无数大片的缩影,也是当下影视行业窘境的一个反光镜。
读懂《酱园弄》的失利,至关重要。
奖项与票房两手抓,但两手都没硬
用导演王晶的话说:“他(陈可辛)那么多年都是这样,又想要奖项,可是又不放弃卖座,所以经常就卡在中间了。他喜欢大牌演员去保护自己这个戏,觉得会因为这些大牌有观众进来看,可是大牌多并不等于戏好看,适合的人演才好看。”
从早年间的《甜蜜蜜》《如果·爱》《投名状》,到最近几年的《亲爱的》《夺冠》《独自上场》,陈可辛都延续了众星云集的路数,此次《酱园弄》也不例外:章子怡、王传君、易烊千玺、梅婷、赵丽颖、雷佳音、杨幂、大鹏、李现(按演员出场顺序排序),被网友们戏称这不是《酱园弄》,而是“酱园大弄”。
尽管《酱园弄》是按演员们的出场顺序排序,但未上映时,演员们还是就此问题撕了不止一轮。热搜上,今天“赵丽颖 女二”,明天“杨幂 女二”,后天她们又成了“客串”,引得央视下场评论此种风气不可取后,才算是消停下来。
等到上映后,演员们的星光固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票房助力,比如首日票房9000万,是春节档以来的电影单日票房最高。但被演员阵容吸引来的不止普通观众,还有演员们的粉丝。相比于他们在票房上的贡献,“累赘”的属性要更重一些。
因为他们比普通观众更爱在社交媒体上发言,并非要争个你死我活、高低贵贱。
微博也好、豆瓣也罢,打开评论区,赵丽颖日常被控诉,诸如“赵丽颖粉丝又开始了,连宣发都不参与,也好意思……”“整个《酱园弄》赵丽颖演的最差”,杨幂也经常被讽刺,“杨幂最佳?别逗我笑了”“是谁拿了三把金扫帚?好难猜啊”。
以上种种,不仅对潜在观众产生不好的影响,也直接为《酱园弄》开分5.9作出了“突出贡献”,并进一步影响潜在观众们买票的想法。
一部电影的票房或口碑不好,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比如票房不好,可能是影片类型不吸引人、宣发不够到位,口碑不好,可能是宣发错位、观众审美趣味发生变化。但要是票房、口碑同时不好,那就意味着不仅有以上可能,还有个最大的问题:电影本身的质量不行。
从成片看,章子怡当初吐槽自己被陈可辛剪掉的那段戏,便是她被强迫与野猪厮杀。平心而论,她在这场戏里表现出的可怜小狗被打骂的柔弱感、示弱感,以及平静面孔下的疯狂感,都足够戳心,也足够令人后怕。与雷佳音饰演的警察局长薛至武的对峙,还有大块头的闪回戏份,都进一步加强了戏剧张力。
可以很确定地说,单论表演、摄影、打光、场面调度,《酱园弄》都足够优秀,所有主要演员都展现出了自己不俗的演技,结尾处范伟的亮相,也让人对《酱园弄(下)》充满了期待。
但一部电影,不是一两场的戏份足够好,就能挽回观众观感的。
就《酱园弄》的内容层面而言,最大的槽点有三个。
第一,自然是一部主打“杀夫”的悬疑电影,没有交代足够的杀夫动机,没有展现足够的人物弧光。一部三小时(或更多)当然太长了,但分成上下部后,陈可辛选择落幕的时间节点,也让《酱园弄》不足以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这对迫切想知道结局的观众来说,是相当致命的。
第二,不管是摆在明面上的主创阵容,还是或主动或被动的宣发,都让观众对《酱园弄》充满了期待。如果该片有《甜蜜蜜》的质量(或稍差),自然一切都好说,但可惜的是,该片在陈可辛的作品序列里是最平庸的那一类,并不能满足观众们的心理预期。
第三,则是“虐女”。
汹涌的负面舆情会毁了电影吗?
从社交平台上观众和媒体们的反馈,尤其是各路媒体、大V、大UP主们的反馈来看,《酱园弄》毁就毁在“虐女”上,这也是为何,有一些媒体甚至呼吁中国观众集体抵制《酱园弄》。
依此而言,《酱园弄》很冤枉。因为不管是从预告片,还是从各种物料上,《酱园弄》都直接呈现(或预示)了詹周氏要遭受的谩骂、殴打。
观众们也很无奈。他们去看一部主打大女主、分尸案的“女性主义电影”,更多是为了满足视觉奇观,满足心理刺激,想知晓一个女性是为何、如何完成“杀夫”举动并分尸的,想知道陈可辛能把女性主义电影拍成什么样,想看章子怡再次饰演大女主,能不能有昔日玉娇龙、宫二等经典角色的风采。
但可惜,这些内容在《酱园弄》中都没有。
反之,陈可辛如王晶所说,奖项、票房都想要,他在《酱园弄》中大幅增加了时代背景,并让雷佳音的戏份几乎与章子怡持平,甚至犹有过之。
而薛至武警察局长的身份,上位者的地位,对他人动辄打骂的态度,对詹周氏的欺辱、不屑,想要维持自己统治地位的强烈欲望,想要打服她(和她所处的社会)而不得的恐惧感,都让以女性观众为主的不适感进一步提升。
从这一角度而言,《酱园弄》和观众有一个明显的内容预期错位,而陈可辛则要背一口大锅。
由此引出的问题是,《酱园弄》“虐女”了吗?如果谩骂、殴打是虐女,那么答案显而易见:是。
但以同样的角度出发,詹周氏将大块头大卸不止八块,让王传君成为第二个出场,但出场方式血迹渗出地板滴到楼下,而后被包在一块破布里,难道一种不是更过分的“虐男”吗?为什么只有“虐女”成为了负面舆情?
因为观众们对《酱园弄》“虐女”的审判,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与《酱园弄》无关。
观众们只是想看自己“预想”中的《酱园弄》,如果它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想,那就把它当成一个靶子,对它进行审判,对男导演进行审判,并借此宣泄女性在社会上遭遇的不公正待遇。
而相比于《酱园弄》,如《我的丑娘》一般影视剧,危害则要更大,但后者鲜有人提及。
虐女引发出的下一个问题是,《酱园弄》有没有必要呈现出如此多的殴打戏份?这问题即使没看过片也能回答:在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性别的正常人那里,如果不是被另一个人欺辱到无法忍受,并无法逃离,是不会拿起武器杀人并分尸的。当法律成为空谈,紧急避险的行为在道德上并没有多少过错可以指摘。这无关性别,而是关乎最基本的生存需要。
但《酱园弄》坏就坏在选择用上下部上映的方式,导致该片“虐女”之后,却不大力呈现女性对男性的反杀。这对今天的部分观众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反面例子则是《墨雨云间》《消失的她》。前者用大篇幅展现了薛芳菲的复仇史,后者则让陈麦联合一众朋友,让杀害妻子李木子的何非,付出了沉痛的代价,最终一个成为2024年大爆款剧集,一个坐拥35亿+的票房。
一些媒体痛骂《酱园弄》,呼唤观众抵制《酱园弄》之余,还在呼唤如《好东西》《还有明天》一般真正优秀的女性主义电影,呼唤全女班底拍女性题材。
但为什么不是所有的女性题材都能得到如此量级的自来水以及票房?全女班底,又是否真一定能拍出好的女性主义电影?要知道,文淇拍出《嘉年华》后的新作,可是豆瓣只有5分的《想飞的女孩》。
反之,男导演就一定拍不出好的女性主义电影(好的女性角色)吗?这些年被痛骂的张艺谋、陈可辛,二三十年前的那些作品不言自明,巩俐、张曼玉、周迅,一个又一个演员在他们的镜头下贡献出了人生角色,章子怡、唐嫣、辛芷蕾在李安、王家卫的镜头下也不要更精彩。
从“眯眯眼事件”,到各类风险艺人,从博纳总裁于冬对黑水军的反击,到大麦娱乐总裁李捷呼唤有关部门制定法规政策,这些年来,电影所面临的舆论环境可谓是越来越艰难。
除了女性主义以外,角色形象、故事进展、主创经历、演员阵容,都有可能让一部电影遭受它不该遭受的负面舆论,承受它不该承受的票房失利惨痛。
所以,《酱园弄》今天的失利,在陈可辛选择创作方向、上映方式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而它的失利,也只能让越来越多的电影公司,对是否要创作女性题材的电影打一个问号。
相信未来还会有许多女性题材的电影,但同样的,《酱园弄》的覆辙,也会有下一部电影重蹈。
「狗头萝莉」的故事
5087资讯2025-07-03《误杀3》曝片段 刘雅瑟张榕容传递女性互助力量
3805资讯2025-07-02《操纵者》上线,张子健刘威葳主演,抗日谍战剧,走爽剧路线
3604资讯2025-07-03《暗夜与黎明》今晚收官 陈哲远聂远邢菲姚安娜共展初代公安风采
3185资讯2025-07-02《香水佳人》首播,女性苦情剧,一妻一妾的悲惨生活,适合老年人
2441资讯2025-07-03葛优“好人团”好事连连看!《爆款好人》正式上映
2348资讯2025-07-03登春晚一夜成名,56岁在异国离世,临终前才知道自己的身世!
2293资讯2025-07-03EXO金钟仁将于5月11日入伍 将于2025年2月退伍
2091资讯2025-07-02苗苗崩溃痛哭,郑恺被全网痛骂:别装“好男人”!
2077资讯2025-07-02SEVENTEEN夫硕顺将于2025年1月初回归 目前正在积极准备中
1760资讯2025-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