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香玉。
舒淇导演首作《女孩》,绝对是 今年 华语电影最瞩目的作品之一。
先是入围了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又在釜山电影节拿下最佳导演奖杯。
跨界首作,就赢麻了。
曾经的灵气少女,性感美人,实力影后,在49岁这年拿稳了导筒。

谁知,前几天电影上映,观众口碑错落不一。
有人说无比感动,有人说俗套折磨。
五天过去,票房刚过300万,预测总票房将将500万。
![]()
![]()
![]()
带着期待与不解,香玉走进电影院验货。
实不相瞒,整个观影过程确实可以用「折磨」来形容。
不过,并不是因为电影太烂。
到底咋回事,今天就来聊聊——
《女孩》
![]()
![]()
电影讲述了女孩林小丽的一段青春期成长故事。
又与其母亲的人生形成映照,充满无望与创痛。
![]()
比如林小丽的出生,就是一个 「错误」。
母亲还是女孩时,在与小丽差不多的年纪遭到性侵。
事后家中嫌弃,被父亲赶出家门。
![]()
母亲最绝望的时候,遇到了邱泽饰演的男人。
以为找到了一处港湾,并与之结婚。
婚后生下了 「人生污点」林小丽,以及与男人的女儿妹妹。
结果日子非但没有好起来,反而渐渐滑向绝望。
男人日日酗酒家暴,对着妻子拳打脚踢,甚至性虐待。

林小丽也没有逃过落下的拳头。
甚至,生活的压抑与男人的暴力让母亲无处发泄,也会将巴掌挥向没有反抗力的孩子。

于是对于小丽来说,忽略、孤单、暴力,整个童年和青春期就都是漫长而窒息的雨季。
直到,小丽班上来了一名转校生李莉莉。
李莉莉从美国来,家境优渥,性格开朗,会跟小丽分享便当,也会拉着小丽逃课出去玩。
厕所里互相打扮,分享刚买来的漂亮发夹;一起坐摩托车去山上吹风,再一起牵手回家。
总之,李莉莉成了小丽孤单生活里的唯一亮色。

但直到最后,你会越品越不对。
李莉莉奇异地出现又突然的消失,更像是小丽的一个幻觉,一个她依据自己唯一的洋娃娃模样打造出的想象玩伴,也是她逐渐叛逆的象征。
面对小丽一次又一次的离家,母亲越来越紧张大怒,决定将她送去亲戚家。
偏偏这时,酗酒的父亲在风雨夜出了车祸。
一家人的生活,母女们的命运,不知会如何改变。
![]()
![]()
像有些观众所说,整个故事像《欢乐颂》里樊胜美的少女故事。
换而言之,不新鲜。
影片不卖座也很好理解。
因为舒淇的拍法,并不是主流商业片的类型。
节奏平缓,情感压抑,碎片化的叙事也让表达过于抽象、隐晦。
纪实性长镜头与超现实手法的穿插,像生活流与幻想的轮播。
对于大部分观众而言, 观影过程是乏味而漫长的。
![]()
而作为文艺片而言,舒淇的技法也尚不够成熟。
风格上的临摹多于独创,更缺乏特别突出的个人色彩。
作为导演首作确实不算差,但给人的整体感觉依然是比较平。
![]()
好在,电影的处理手法还是有一些亮眼之处。
该片对于真实感氛围的营造,就赢过了很多同类型作品。
它利用音效、摄影、超现实情节,建造出了一艘「女孩的青春期体验舱」。
沉浸其中,会感受到林小丽所感受到的一切恐惧、窒息、绝望。
香玉感受到的折磨就来源于此:
太真实了,部分人会被触发相似的创痛感,出现不舒适的生理反应。
比如林小丽躲在衣柜里的几处场景。

因为男人长期酗酒,小丽锻炼出了 「 听声辨人 」 的 绝技 。
仅从摩托车发动机响声的节奏,和男人上楼时步伐的轻重,就能推断出他今天喝了多少,心情如何。
林小丽害怕挨打,便迅速看情况躲进塑料衣柜里。
黑暗让视觉受限,于是听力放大。
在脚步与呼吸音效的笼罩下,小丽透过衣柜缝隙探出去。
由于视野受阻,就小心翼翼地拉下衣柜拉链,赫然看到男人站在门口,恐怖片一般向衣柜迅速靠近。
下一秒,一双手按在了衣柜上,几乎要透过那层塑料掐住小丽的脖子。
电影院看时,这双手几乎也要穿透银幕而来。
黑暗中的窒息感,让人对小丽日常生活的重压有了一些切实的体会。

还有电影中所有关于食物的部分,反而都让人难以下咽。
吃饭时,小丽、母亲、妹妹三人一起坐在桌边。
话很少,仅有的对话又挑起了母亲对小丽的不满。
于是吃饭变成了体罚。
小丽双手过头举水盆,举到手臂发酸才停下。
等到吃饭时饭菜已没了热气,锅里的米看上去也黑黑硬硬的。
安静的画面里,小丽吃着碗里的饭,像吃下一颗又一颗石头。

再有一次,小丽忘记拿午饭便当,母亲去学校送。
在教室外面,母亲甩了小丽响亮的一耳光,指责她忘事麻烦人。
镜头几次挪移,在教室和走廊上来回切换。
没有太多声响,就能感受到整个场域内,充斥着屈辱、窒息、心碎的感觉。

就是这些对于细节的捕捉,让电影里为数不多的超现实部分出现了一种悲伤的轻盈感。
整部作品最开阔的瞬间,是小丽与莉莉夜晚从山上下来的路上,碰到了一棵树。
那棵树拥有浓密的枝叶,参天的冠。
小丽站在树下,像一粒小小的花生米。
但一转眼,小丽竟然爬了上去。
在观众还没反应过来一切怎么发生的时候,小丽将包包带子系到了树枝上。
脖颈放上,没有犹豫地松了手。
脆生生的生死瞬间令人心惊,更令人再次尝试去想象女孩痛苦的程度。
![]()
就像在小丽与莉莉一起玩耍的过程中,空气好像终于没有那么憋闷了。
但小丽时刻蜷缩的身体和惊恐的眼神,又透露着长期生活塑造出的痕迹。
「 原来你会笑,但是为什么你笑起来的样子也是这么苦 」

![]()
区别于许多电影中对「少女」意象的明亮幻想,舒淇的《女孩》却潮湿压抑,亮色不多。
作品的风格底色,以及细节真实感的来源,确实来自舒淇本人的童年。
林小丽的名字,有舒淇原名林立慧的影子。
洋娃娃李莉莉,也让人想到她某部作品中的角色名。
![]()
衣柜惊魂记,是她抹不去的恐惧记忆。
以至于残留至长大后的人生,变成各种形式的幽闭恐惧症。
![]()
现实中母亲一样早早生女, 「小孩生小小孩」,完全不懂怎么养。
于是一个又一个的巴掌,无穷无尽的辱骂,都在现实世界中上演着。
前段时间舒淇新作《回魂夜》采访期间,她透露母亲曾在家暴戏阶段现场探班。
工作人员提醒母亲不要看,母亲却笑道:
「 她小时候我比这个打得还狠 」

![]()
以上种种,舒淇却说:
拍这部电影并不是为了展示自己小时候过得有多苦。
相反,她知道自己的伤口永远有疤,可以接受的同时选择不原谅。
在此之上,她希望有更多父母能看到代际伤害,停下来改变。
更希望心里有伤的女孩们不要放弃,抓住一切希望,去到自己想要的未来。
![]()
实不相瞒,电影看完,香玉感受到的折磨感让我不觉得创作者心中的伤口被处理的足够妥帖。
事实上,舒淇透露电影在男人出车祸时就结束了。
最后林小丽长大回家的结局,是按照制片人要求的光明结局加上的。
另外,不管是戏外舒淇总能找到各种母亲在打骂之外爱自己的证明,还是电影最后,长大后林小丽问母亲的那句:
「你知道这些年我是怎么过的吗? 」
其中总能流露出未尽的需求表达和委屈感,是需要花费一生与之周旋确认的母爱命题。
![]()
但可以确定的是,表达本身有一定的疗愈效果。
就像舒淇说,电影里小丽躲在衣柜中的画面自己也觉得残忍,但残忍也要拍。
这是具象化恐惧,看到并怜悯尚是女孩的自己。
对母亲一角的书写,也给了创作者换位体味人物的契机。
这让香玉联想到,这几年国内外很多女演员纷纷尝试转型导演,表达自我。
有的一鸣惊人。
比如格蕾塔·葛韦格,从《伯德小姐》《小妇人》到《芭比》一部比一部爆。
贾玲也凭《你好,李焕英》和《热辣滚烫》在国内大获成功。
但也有的表现不佳。
比如斯嘉丽·约翰逊转型导演的新作《了不起的埃莉诺》,毫无声响,豆瓣评分只有6.4。
![]()
可无论如何,当一代女性积攒了足够的资源与故事,更多女性创作者的表达已成趋势。
我们也常常能在其中收获独特的感知思考与表达视角。
不管是舒淇还是其他女性表达者,这一切都只是开始。
那咱就等着看,也期待优秀的作品越来越多。
「狗头萝莉」的故事
5554资讯2025-11-07
《误杀3》曝片段 刘雅瑟张榕容传递女性互助力量
4288资讯2025-11-08
《操纵者》上线,张子健刘威葳主演,抗日谍战剧,走爽剧路线
4011资讯2025-11-08
《暗夜与黎明》今晚收官 陈哲远聂远邢菲姚安娜共展初代公安风采
3585资讯2025-11-08
《香水佳人》首播,女性苦情剧,一妻一妾的悲惨生活,适合老年人
2860资讯2025-11-08
葛优“好人团”好事连连看!《爆款好人》正式上映
2819资讯2025-11-08
登春晚一夜成名,56岁在异国离世,临终前才知道自己的身世!
2782资讯2025-11-08
EXO金钟仁将于5月11日入伍 将于2025年2月退伍
2498资讯2025-11-08
苗苗崩溃痛哭,郑恺被全网痛骂:别装“好男人”!
2451资讯2025-11-07
SEVENTEEN夫硕顺将于2025年1月初回归 目前正在积极准备中
2199资讯2025-11-08